
给宝宝设立规矩,你做对了吗

当宝贝还是小不点的时候,父母可以用专门的儿童电源插座,也可以安装护栏让宝贝远离危险,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路障,避免宝贝四处淘气。
但是,随着宝贝的长大,让他们远离危险,似乎变得越来越难了——他们俨然是精力充沛的小探险家!
宝贝 2 岁了,他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主意,渴望去探索一切新鲜的事情。因此,父母应该考虑培养宝贝 “纪律”与“规矩”意识了。
我们所说的“规矩”,并不是打宝贝的屁股,或者罚宝贝站在太阳下,而是教宝贝,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方式。
在培养宝贝规矩的过程中,父母应该遵循的原则:
合理期望。什么样的要求是适合自己宝贝的。
每个孩子生活环境不同、性格也不同、脾气也不同,发育速度也有区别,所以父母必须根据自己宝贝的特点来定规矩,不能一刀切。
别人家 2 岁的宝贝知道马桶的用途,不应该在里面玩水,但不一定适合自己的宝贝。
很多父母可能会认为:能掌握更多词汇,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的宝贝会比同龄宝贝更成熟,所以要求就应该高一些。
但是,事实并非如此。你家里那个能说会道的宝贝与同龄人比较,可能自控能力、耐心和社会交往能力更差一些。
需要特别注意:
即使对于同一个宝贝,父母的合理期望值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变化。
如宝贝累了或饿了,就会变得不听话。或者如果宝贝已经在汽车座椅上坐了一个小时,父母还需要宝贝再坐一个小时的话,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。
下面,我们来学习一下,如何培养宝贝的“规矩”吧!
1. 培养“积极”的规矩
我们应该告诉宝贝应该怎么做,这样有利于培养宝贝积极的“规矩”。
如我们可以告诉宝贝:“这块地方是专门可以玩耍的地方”,或者“大小便的时候,要去卫生间。”父母尽量不要说“不”。
如果父母经常重复这个词的话,宝贝习惯了会忽视它。
2. 参与其中
父母必须切实地引导宝贝,这就要求父母做什么事情,要近距离地接触宝贝,并正确的引导宝贝做事情,这样参与其中的“直接指导”要管用得多。
反之,如果你只是在很远的地方要求宝贝:“不许那样”,“到这里来”——也许开始的时候会起作用,但是时间长了就会失去效果了。
3. 纠正错误
很多时候,父母可以帮助宝贝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的。
如宝贝不想吃饭的时候,把米饭扔了一桌子, 那么父母可以让宝贝和自己一起扫这些垃圾,或者带着宝贝去体验一下种庄稼的辛苦,这样可以让宝贝知道:有些事情做了,就要承担后果,或者粮食的来之不易。
虽然很多时候,宝贝都不愿意去做这些事情,但是父母应该坚持。
4. 明确规矩
对于宝贝来说,太多的规矩会让他们不知所措。所以,父母应先订出几点重要的规矩,鼓励宝贝坚持。
比如,如果你的宝贝不喜欢坐汽车安全座椅,那么父母要做的,就是每次确保宝贝的安全带系好。如果宝贝想用哭闹的方法,摆脱安全带的束缚,父母应该坚持自己的做法。
如果宝贝已经挣脱了安全带,那么父母就应该告诉他:如果他不系好安全带,就不开车出发。
一般来说,这样做的结果,就是宝贝遵守了规矩。
5. 寻求合适的平衡
父母应该了解:哪些对宝贝是重要的,哪些是不重要的,哪些会随着年龄的长大而改善,就是对宝贝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。
为了家庭和孩子,父母立规矩的时候要寻求合适的平衡。